当前位置: 首页 > 幼师资源 > 幼儿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9 00:13:24 晓怡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九篇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象形字是中国历史的痕迹,在活动中,让孩子根据象形字的形了解中国有趣的汉字,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积累一些中国的知识,激发孩子对于文字的兴趣,让孩子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图画、象形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2、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情况

2、VCD一盘,PPt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有趣的象形字的VCD

带来一个动画片,里面藏着好多象形字,考考你的眼力,能不能把他们一个一个的找出来。

观察要点,继续增加孩子对于象形字的兴趣和好奇。

(二)出示象形字

1、我们古代的人就用这么字吗?

2、看图猜字:引导幼儿观察汉字认一认,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的。

观察要点:

1、孩子是否对象形字感兴趣?

2、孩子能否发挥想象,积极的`思考回答?

(三)找汉字

1、你在哪里看到过汉字?

2、这些生活中的汉字你认识吗?(出示PPt)

3、我们教室里有哪些字呢?

4、你们认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帮助孩子汉字找朋友呢?

游戏:汉字找朋友

观察要点:

1、孩子能否能围绕着老师的问题积极的思考回答?

2、在游戏中孩子之间是否有合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完整连贯的讲述图片内容,懂得遇事要多动脑。

2、理解词:伞、推、勾、撑。

3、让幼儿体验到看图讲述的乐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逐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实物:小红伞一把。教学挂图三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红伞,激发讲述的兴趣。

1、看看我带来些什么?出示字卡(小红伞):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用呢?它除了遮雨还可以干什么?

2、我们来看看小兔用小红伞做了哪些事情?

二、出示挂图,教师引导观察画面,并提问讲述

图一: 1、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

2、蘑菇房里会住着谁呢?我们一起敲敲门。

3、今天的天气怎样?小兔子想出门应该带些什么呢?

4、小结

图二:1、小兔子来到了什么地方?碰到了谁?小兔子怎么帮小刺猬摘到果子呢?

2、小结

图三:1、小兔子告别了小刺猬,它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现了谁?小兔子想逃走,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小兔子怎样才能躲过大灰狼呢?

2、小结

三、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幼儿仔细听。

四、连贯讲述

1、幼儿结伴连贯讲述

重点引导幼儿描述小兔是怎样用雨伞做事的。

2、个别幼儿讲述

重点指导连贯讲述三幅图片。

五、情感体验

你喜欢图片中的谁,为什么?

教学反思

根据《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过程,发展幼儿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创设了尽情表达的氛围,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始终以鼓励的言行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始终以赞许的口吻激励幼儿,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思维开阔了,也不拘束了。

二、幼儿有了尽情的表达内容,我注重了让幼儿主动观察图意,注重幼儿经验的构建和指导,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我还应用了遮眼法、谈活法、讨论法,提高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的习惯。

三、用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尽情表达,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讲述时,加以自己的创造的情景表演,也使活动具有趣味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A、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B、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C、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D、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2、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A、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C、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3、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A、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B、老师鼓励幼 ……此处隐藏1903个字……在合作方面不太理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3.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游戏型活动。这一游戏,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定出要凑的数目,按对幼儿年龄特点,一般从5开始比较合适,以后逐渐增大到10;在游戏中可启发幼儿用多张牌凑出规定的'数目如,3和2凑成5,也可用两个2和1凑成5,以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儿的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做减法游戏,方法与其相反,另外,把这节课用别的教材来讲也可以,如;用各种水果模型来玩也可以,反正,无论用哪种方法来讲,幼儿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运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才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一、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的意义。

3、难点:理解5以内的减法。

二、 活动准备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

三、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力,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

反思:幼儿能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感知蛋数量变化,知道蛋孵化后蛋的数量变少,慢慢感知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小百科:趣味,汉语词汇。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