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计划模板锦集4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学计划 篇1
【歌唱歌谣】
1.喜欢歌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的快乐,并与他人合作演唱
2.学会一些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适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3.能记住学过的歌曲歌谣的名称;能基本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歌谣表现
【韵律游戏】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体验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中的'快乐;能够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够较自如的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你简单实用韵律辅助道具;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3.能够在韵律活动中感知、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来表演韵律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活动表现。
【玩奏乐器】
1.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2.学会常用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在集体的演奏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节奏等;使其与集体相协调;尝试用不同演奏方法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能够认识,辨别各种常见打击乐器及基本音色特点;了解基本的乐器知识;初步了解简单的节奏型;能看懂简单的指挥手势含义并与指挥相配合。
4.碰铃 铃鼓 响板。
【音乐欣赏】
1.喜欢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2.初步学习运用语言,美术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与同伴交流合作。
幼儿教学计划 篇2
一、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2)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4)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物体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二,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三,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幼儿教学计划 篇3
低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过来,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简谱的识别、欣赏能力的鉴别还比较陌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本期教学目的'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5、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6、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初步感受风格。
7、能做简单的律动、歌唱表演;
8、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二、具体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5、强化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音乐
能力。
6、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幼儿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重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让其真正的喜欢上舞蹈,从基本开始,由浅入深。
2、选材音乐明快、新颖,对幼儿产生吸引力,节奏强,易接受。
3、发展儿童的个性,注意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个别教育。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教授脚的形态和脚的基本位置
第二周:
1、复习脚的形态和位置
2、教授手的形态和手的基本位置
3、强化练习脚和手的形态和基本位置
第三周:
1、基本功训练——头部、肩部练习
2、基本步伐——踮步、并步
3、新授舞蹈组合:“牛奶歌”(一)
第四周:
1、复习舞蹈组合:“牛奶歌”(一)
2、基本功训练——胸部、腰部练习
3、基本步伐——蹦跳步、开合跳、后踢步
4、新授舞蹈组合:“牛奶歌”(二)
第五周:
1、复习舞蹈组合:“牛奶歌”前两节
2、基本功训练——含胸屈腿、压胯练习
3、基本步伐和手型——开掌、脚跟点地
4、新授舞蹈组合:“牛奶歌”(三)
第六周:
1、复习舞蹈组合:“牛奶歌”前三节
2、基本功训练——勾绷脚、绕脚练习
3、基本手型——单指、空心拳
4、新授舞蹈组合:“牛奶歌” (四)
第七周:
1、复习舞蹈组合:“牛奶歌”前四节
2、基本功训练——振臂、下前腰练习
3、舞蹈组合:“牛奶歌” (五)
第八周:
1、基本功训练——双屈腿、腰的软度练习
2、强化所有舞蹈组合:“牛奶歌”
第九周:
1、基本功训练——胯部、膝部练习
2、基本手型——兰花掌
3、新授舞蹈组合:“踏浪”(一)
第十周:
1、复习舞蹈组合:“踏浪”(一)
2、基本功训练——脚腕、手腕练习
3、基本步伐——脚尖点地、移动重心
4、新授舞蹈组合:“踏浪”(二)
第十一周:
1、复习舞蹈组合:“踏浪”前两节
2、基本功训练——仰卧举腿压胯?习
3、基本步伐——膝弹动
4、新授舞蹈组合:“踏浪”(三)
第十二周:
1、复习舞蹈组合:“踏浪”前三节
2、基本功训练——地面踢腿练习
3、基本步伐——小碎步
4、新授舞蹈组合:“踏浪”(四)
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踏浪”前四节
2、基本功训练——地面搬腿练习
3、新授舞蹈组合:“踏浪”(五)
第十四周:
1、强化所有舞蹈组合:“踏浪”
2、基本功训练——仰卧起坐、背肌练习
第十五周:
1、熟练基本功训练(一)
2、熟练基本功训练(二)
3、跟随音乐的节奏完成所有基本功动作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二十周: 汇报演出